新时期下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已经全面展开,各省市积极部署,响应生态文明新时代下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海南省
针对生态修复安排专项资金,开展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土地整理复垦、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海洋生态、海域海岸带和海岛修复以及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修复等工作。
山西省
为保障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的审查,山西省将面向社会各界公开遴选相关专业专家,建立山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家库。
云南省
近日部署开展长江经济带(云南段)442个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至2020年底,实现省域范围内长江干线不再有裸露的废弃矿山的目标。
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深刻变革和扬弃,是汲取农耕文明精粹、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型发展理念,人类文明的又一次提升和飞跃。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概括提出的“四个一”,要求:
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
这“四个一”,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重要遵循。同时,习总书记还指出:
从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向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转变,要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全要素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刚强调系统性、整体性。
一、生态文明新时代下的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当前,生态文明新时代下的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全面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加快修复国土功能,提高国土开发利用质量和效益,已成为统筹推进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的关键要点。其中,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空间利用优化
城市化地区低效城市建设用地再开发
城市空间绿化、公园绿地构建
农村地区居民点调整布局、田块归并
海岸带海岛地区退养还海
生态功能区退耕还林还草
2.资源高效利用
低等农用地(沙地、盐碱地)治理
农村地区低效空心村复垦,腾退
城市化地区工业用地搬迁、棚户区改造
3.生态修复
矿产资源开发集中区、废弃矿山复垦
农村地区水土流失治理、退耕还林还湿还草
城市化地区塌陷地貌修复
沿海地区侵蚀海岸带、损毁岛礁治理
重要生态功能区的河湖联通、石漠化治理
二、如何诠释新时代下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为了实现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生态系统稳定、功能提升的目标, 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对长期受到高强度的国土开发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以及自然灾害等的影响, 造成生态系统严重破损退化、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断下降的重要生态区域, 采取国土空间规划、土地权属调整和工程、化学与生物等综合措施, 开展国土综合整治的活动。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定位于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活动的统筹谋划和总体设计,其核心是通过研究编制规划, 统筹设计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活动的实施范围、预期目标、工程内容、技术要求、投资计划和实施路径, 以有效保障和综合提升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活动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三、我国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家在生态文明的建设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实践,这包括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工程、绿盾2017、海岸带整治修复等,但不容忽视的是在生态修复方面,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1.生态系统思维不足
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核心要义理解不深,生态问题识别不准确,重修复、轻保护,过于强调人为干预措施,存在“为上工程而上工程”的现象。
过于沿用传统工程建设思维,生态化理念和措施落实不到位。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过程中,过多关注项目本身从而忽视与区域乃至国家规划战略的衔接,过多关注生产功能和经济功能而忽视了生态、调节等功能。
2.科技支撑能力有待增强
一些工程理念方法落后,针对性不强,存在伪生态、真破坏现象。有些河道整治项目的硬化、白化、渠化现象突出,造成河道和岸线生态功能下降。还有一些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对表层植被和土壤保护措施不到位,造成多年来形成的薄土层损毁严重。同时,制度建设与管理也有待完善。
3.以生态问题为导向,未能对区域生态功能恢复给予足够的关注
为防治沙漠化进行了大面积造林,大面积的森林对于水分的消耗导致境内的河流出现了断流,降低了其水源涵养功能;部分地区违背生态地理分布规律,导致植被成活率低 , 小老头树的现象比比皆是。
4.在生态功能恢复定位上,未能理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目前的生态恢复主要集中在生态系统结构、过程的恢复上,忽视了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脱贫等现实问题的有机整合。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难点及要点
难点分析:由于生态修复工程往往具有规模大、类型多、技术复杂、周期长、见效慢等特点,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技术难点在于, 规划任务措施的设置如何统筹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当前与长远、保护与修复措施选择等方面的关系。
要点解读: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核心是修复“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选择路径上要最大限度采用近自然方法和生态化技术;并秉持系统工程思想, 多维度、多尺度、多层次有序推进。根据生态修复的不同对象、不同受损程度和不同阶段,须在一定尺度空间内将各要素修复工程串联成一个相互独立、彼此联系、互为依托的整体,在对物种进行保护和恢复的基础上,对生态系统结构进行重建或修复,结合社会、经济、 环境等因素,从大气、水、土壤、生物等维度出发,促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逐步恢复,实现点、线、面修复的叠加效应,实现多维度、立体式推进。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实施路径
一、生态环境状况评估分析
二、评估分析结论校核检验
三、空间规划区域协调衔接
四、生态保护修复分区方案制定
五、生态修复任务路径确定
实施流程
确立总体目标
实施区域空间管控与产业结构调整、国土资源调控、陆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水环境保护、水体保育等一系列工程措施;
构建完整的区域国土资源与能源支撑体系、生态保护与绿色经济体系、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文明体系;
使区域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生态文明得到长足发展、环境污染得到有效防治、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指标体系构建
第一步:根据区域特点,进行筛选、调整、优化,确定指标体系;
第二步:划定指标类别,例如:空间管控指标、国土优化指标、陆域生态保护指标、污染治理指标、水质与水生态指标、生态环境管理指标等;
第三步:确定各具体指标。
技术方法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各要素
自然恢复与人工干预相结合
统筹布局,分区实施
创新机制,长效保护
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适宜性
统筹“人”的要素,平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技术方法实施的关键点
? l明确新时代对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新要求及主要内容;
? l了解重点区域生态环境天-地一体化监测的主要内容;
? l熟悉不同生态系统调控修复技术与模式;
? l提高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矿山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水平与技巧;
? l掌握海岸带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与生态修复技术;
? l掌握“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编制技术要点;
? l掌握生态修复项目从立项、实施到成果提交全过程的知识。
相关热门课程推荐
会议名称:生态文明新时代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技术
会议时间:2019 年 0 8 月30日—09月 02日(30 日全天报到) 云南 * 昆明
参会对象: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自然资源(农林业、水利)、生态环境、发展改革、城乡规划、海洋管理、矿山管理的技术编制单位骨干、大专院校专业老师及土地整治、修复相关从业人员等。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生态文明新时代下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改革前瞻
第二部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实践与评估
第三部分:海岸带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与生态修复
第四部分:矿山生态修复编制要点与案例分析
第五部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综合整治要点解读
第六部分:生态修复项目专项工作实施全过程
主讲专家:
来自自然资源领域,生态环境领域,自然科学领域、海洋科学领域,相关高校等权威专家,拥有丰富的科研及实战经验,具资深技术底蕴和专业背景。
会议费用:
A 类:3680 元/人(含报名费、会议费、场地费、税费),住宿可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B 类:4680 元/人(含报名费、会议费、场地费、税费、证书申报费等),住宿可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课程学习考核通过后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颁发《生态修复信息化应用工程师(高级)》证书。
报名联系:
联 系 人:翟美娇 电 话:13661017219
微 信:13661017219 邮 箱:zkdx@china3s.com.cn